金年会

【閱微之一百一十九】法不阿貴 繩不撓曲
發布時間:2020-01-06 10:54:30   點擊: 3595次  

“法不阿貴,繩不撓曲。法之所加,智者弗能辭,勇者弗敢争。刑過不避大臣,賞善不遺匹夫。”這是《韓非子·有度》中的一句話,意思是法律不偏袒有權有勢的人,墨線不向彎曲的地方傾斜。這啟示我們,治國理政,需要秉持法律這個準繩、用好法治這個方式,使法治成為全社會共同的價值和信仰,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,對觸犯紀法者一視同仁,以此彰顯公平正義,推動社會發展進步。

  先進的思想、理念和文化發揚光大,需要正直果斷之人的貫徹執行。東漢時期的董宣,以不畏權貴、嚴格執法聞名。據史料記載,董宣在擔任洛陽縣令時,處理過一起棘手的案件。湖陽公主的奴仆白天公然行兇殺人,因為躲在公主家裡,官吏抓不到他。等到湖陽公主外出時,卻用這個殺人的奴仆做陪乘。董宣親自率領衙役在洛陽街頭圍住湖陽公主的車隊,搜出這個犯事的奴仆,曆數他的罪行,将其就地正法。光武帝了解詳情後,不僅沒有處罰他,還封了他“強項令”的頭銜。

  北宋名臣包拯,也是秉公執法、剛正不阿的典範。在端州任職時,包拯曾經寫過一首題為《書端州郡齋壁》的詩:“清心為治本,直道是身謀。秀幹終成棟,精鋼不作鈎。倉充鼠雀喜,草盡兔狐愁。史冊有遺訓,毋贻來者羞。”他以此詩勉勵自己,為官者當謀正直之道、立法治之标,始終恪守清廉、正道直行。人們耳熟能詳的“鍘美案”故事,既彰顯了包拯的公正嚴明、鐵面無私,也反映了世人對公平、正義和法治的崇尚追求。

 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。從近百年黨史看,我們黨充分吸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精華,吸收借鑒馬克思主義法治觀和治理觀,一以貫之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,以實實在在的行動赢得了黨心民心。延安時期,革命功臣黃克功因逼婚不成,槍殺陝北公學女學員,被陝甘甯邊區高等法院判處死刑。當時,正值抗戰用人之際,毛澤東不顧故舊求情,毅然“揮淚斬馬谡”。新中國成立之初,高級幹部劉青山、張子善因嚴重貪污盜竊國家資财,被開除出黨、判處死刑。公審大會前,有人提出他們都曾為革命立下過汗馬功勞,是否可以從輕處理,給他們一個改過的機會。意見反映到毛澤東那裡,毛澤東說:“正因為他們兩人的地位高,功勞大,影響大,所以才下決心處決他們。隻有處決他們,才可能挽救20個、200個、2000個、20000個犯有各種不同程度錯誤的幹部。”這種秉公執法、不徇私情的做法,為後人作出表率。

  治國理政重在守法度、正綱紀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黨中央以“得罪千百人,不負十三億”的堅強決心,堅持無禁區、全覆蓋、零容忍,正風肅紀、掃黑除惡,堅決維護紀法權威,守護公平正義,先後查處了一批黨員領導幹部貪腐案件,挖出了不少啃食群衆獲得感的“碩鼠”,打掉了一批黑惡勢力“保護傘”,淨化了黨内政治生态,帶動社風民風向善向上。

  法安天下,德潤人心。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。黨員領導幹部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治國理政的能力,把對法治的尊崇、對紀法的敬畏轉化成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,自覺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範。相關部門要加強對紀法知識的宣傳普及,通過文化熏陶、價值引領和案件警示等方式,不斷提升全社會的法治素養,營造講法治守道德的良好氛圍。(蘇虎彪   轉自中紀委監察部網站)


XML 地圖